2014年10月,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区以南的中塞友爱医院,我军第一批援塞医疗队医疗组的护理长刘丽英站在病房里,11件防护用具将她的身体与外界阻隔开来。口罩、护目镜、防护服、阻隔衣、手套、鞋套……35摄氏度的高温,让她发生又热又闷的晕厥感,但只需这样,才是安全的。住在病房的人,都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。
刘丽英定了定神,开端例行查房。量体温,记载医嘱,分发药品,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,汗水很快顺着面部流下来,整个口罩里充满着汗液。一小时过去了,刘丽英推着装满病历夹、矿泉水和药品的推车与搭档脱离污染区。她要用23道程序,脱下让她感觉像“蒸桑拿相同”的防护用具。一个小时后,下一次查房,她又得穿上它们。
30岁出面的刘丽英是第302医院肿瘤放射医治中心的护理长。对她来说,到塞拉利昂来是为了履行“国家使命”。
2014年9月16日,在通过3天的预备后,我国第一次派出医疗队驰援西非,30名来自302医院的医护和后勤人员来到了塞拉利昂,包含刘丽英在内的,有4名医师、8名护理。在他们抵达之前,来自英国、美国、南非、加拿大和无国界医师安排的医务人员已在当地驻守。
动身之前,刘丽英没敢和不到6岁的女儿说,“我觉得,假如咱们出了意外的话,就装盒子里回来了。”
这所由我国2012年援建、有100张床位的医院能够称为塞拉利昂当地最好的综合性医院之一。2014年8月收治了一位埃博拉感染者,患者死掉了,吓跑了这儿简直一切的医师和护理。我军第一批援塞医疗队队长、302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李进,一向记住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塞友爱医院时看到的情形,“医院是关门的,刚刚是旱季,草都长了很深,就剩余两个看门的”。
医疗队把这儿当作了驻地,依照流行症收治的要求,通过简略的阻隔、装饰,将医院改造成了埃博拉感染者留观中心,10月1日开端收治患者。
李进是个身段精干的四川汉子,他感觉自己和医疗队身上的使命严重:要堆集埃博拉防治经历,要把埃博拉抵挡在国门之外,要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,还要深化中非友谊。
但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。动身之前,李进对一切医疗队队员的家族许下许诺:“只需有一个人有三长两短,我必定不回来,我要在非洲那儿守着他。”